好難以想像的畫面...
如果是我...是否有勇氣冒著生命危險到投票所,投下關鍵一票...?
--
伊拉克單院制國會選舉七日投票,儘管當天發生多起炸彈、迫擊炮和火箭攻擊,造成至少卅八人喪命,但選民毫不畏懼,仍踴躍前往投票。這是美軍入侵伊拉克推翻哈珊政權以來,伊拉克第二次舉行國會選舉。
八十六個政黨推出逾六千二百名候選人,角逐三百廿五個國會席位。伊拉克國會每屆任期四年。當局在國內設有逾五萬個投票所,供已登記的一八九○萬合格選民投票。另外,當局也在美國等十六個國家設有投票所,供二百萬居住海外的選民投票。
投票從七日上午七時(台灣時間中午十二時)進行到下午五時(台灣廿二時)。儘管當局派出六十七萬軍警維安,並得到九萬六千名美國駐軍支援,各地仍接連發生恐怖攻擊案件。
在首都巴格達,約七十枚迫擊炮彈落在遜尼派穆斯林居住的區域,法魯賈、巴克巴、薩瑪拉和其他城市,也都發生迫擊炮和炸彈攻擊事件,爆炸地點大多離投票所不遠。
由於「基地」恐怖組織威脅要發動攻擊,巴格達街頭除軍車和警車,不見其他車輛,選民必須步行前往投票,但他們相當踴躍。在巴格達曼索爾區,已投完票的侯賽因說:「我們不在乎炸彈,就是會去投票。」
四十六歲英語教師薩瑪萊伊則說:「這是我們的命運。對伊拉克人來說,我們不曉得未來如何,但今天這些炸彈算不得什麼。」她講話時遠處還傳來爆炸聲。上屆選舉杯葛投票的遜尼派城鎮,七日投票所前出現了排隊投票的長龍。
美國希望這次選舉能強化伊拉克民主,使其成為中東地區民主政治的典範,並為美軍撤出伊拉克鋪平道路。
在伊拉克國會,幾個以什葉派穆斯林為主的政黨聯盟占有多數席位。本屆選舉,現任總理馬里奇領導的「法治國家聯盟」,遭到「伊拉克全國聯盟」以及前臨時政府總理阿拉威的「伊拉克名單」挑戰,目前沒有一個聯盟取得絕對領先,因此選後勢必會有一番合縱連橫。
2010-03-08 中國時報 【楊明暐/綜合七日外電報導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