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世運預定於2009年7月15日開始。今年的熱身賽上週六剛結束,希望藉此宣傳,把許多人不熟悉的〈世界運動會〉行銷出去。我們不必擔心熱身賽觀眾人數或台灣獎牌數,要重視的反而是爭取世運來台的目的有沒有藉此更靠近了?高雄世運和2009台北聽奧,都不算是規模頂大的世界性運動盛事。不過得來不易,還是要好好辦,爭取國際好感,同時引導國內運動多元發展。後者要假以時日,從根培養,不爭一時。前者屬事件行銷,還來得及匯集創意,用力一博。
首先,世運比賽項目冷門不見得就不利,項目少,選手少,運動會規模小〈依據近兩屆估計代表團總數約3200人〉,就可以辦得精緻一點,對外賓的招待,可以更切身,更個人化,例如:
其一,賽前就利用網路充分搜集各國代表團成員各類個人資訊,主動提供各類旅程,贈送個別化禮物等等;
其二,下機就免費借外賓一具手機,許多賽事資訊已鍵入,也針對他/她的偏好提供餐飲,購物資訊,另設定有醫療,緊急聯絡電話;
其三,手機也可以是最佳的賽事轉播網,發揮最即時的優勢,甚至可以把決賽短片,主動push給優勝國領隊,既是道賀又是宣傳。
其四,徵求熱情高雄人500戶作接待家庭,從網路上互動、結識到身受台灣溫暖人情,相信會是他們台灣行最難忘的回憶。
其次,高雄既有伊東豐雄太陽能運動館壓陣,就毫不客氣要把「綠色」當作是此次世運的主打號召。「綠色」曾經是雪梨奧運的期待,北京在賽前視為目標,不過,後來在媒體上並沒有太多報導。2009高雄世運,在全球減碳熱潮,加上主場館結合最新科技的省能設計,大大可以再度包裝成本屆世運的宣傳重點。何況,完整的綠色運動會內容,不僅在節能或公害防治,更在於參賽人和當地社區之間的互動,乃至運動設施之間往返交通的公共化等等。這些,都是人文和自然景觀豐富的高高屏所引以為傲,更足以讓執行力見長的高雄市團隊充分發揮的題材。
〈高雄市最近被譽為環境改善最進步城市,正好幫綠色世運加分。〉
進一步再想想看,台灣為什麼要爭取世運/聽奧呢?不必滅自己威風說爭不到亞運或奧運,才求其次。其實是不同層面的國際競爭,我們得到的是精緻場主辦權。不要期待人山人海,要領略會心一笑。有如戲劇表演,反倒在小劇場中才有最完善的聲光享受,演員也更直接領受觀眾的欣賞。「特別」運動會格外重視對弱勢關注,運動員互助等等,就適合放在以民主自由自豪的台灣舞台上,再速配不過了!讓運動場館內外都洋溢自由,關懷,互動,讓台灣人的質地,善心和草根〈由下而上〉,註解高雄世運。對照世人才見識過北京奧運的量體、國力和威權〈由上而下〉,相信我們是可以為世運歷史立下新頁的。
最後,以上這些野人之見,加上廣徵國人創意,要是把握宣傳節奏,倒數200天起,配合記者會,密集用網路把高雄/台灣版的世運及早行銷、時時更新。讓網際網路成為本屆特色,讓網路產品王國的台灣也藉此盛事站上行銷頂點。豈不又是一大樂事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