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最近偶感「規律」的生活習性對我的行事思維和人生態度的影響甚鉅
尤其 一個人的生活很容易便陷入某種「規律性」
後來我發現 那樣的規律性 是我不喜歡的
於是 一旦發現自己陷入了某種生活常軌時
我逼使自己從些微改變來「破壞」它
規律的晚睡 我讓指針逐步往前調整;
規律的房間桌椅位置 我先是轉了90度 讓視線轉向另一面牆 幾天後又再回轉45度;
規律的騎車路線 一個轉念讓我發現了更為方便的小巷;
這樣的些微「破壞」
似乎也漸漸轉換了我面對生活大小事的觀感
即使別人看不出來這些微之處
但我欣喜於這種...似乎逃脫了龐大社會價值結構牢籠的勝利感
「在死亡逼近時,我們突然會想緊抱生命。這意味著,或許關鍵不在生命本身,不是因為看不到人生的盡頭,才覺得索然無味,而是我們對每一天的生命的不滿。這種不滿,與其說是因為過去無可挽回的懊悔,不如說是來自日復一日、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。對生命不再執著之後,我們就會頓悟,似乎在亙長得令人厭倦的日常生活之下,潛藏著許許多多未曾嘗試過的可能性。」今天在圖書館架上翻到艾倫.狄波頓的《擁抱似水年華》,僅翻開幾頁便讓我頓了半晌,這番話為我兩年來的生活找到了貼切的註腳,也點醒了我要再思索關於有限生命之可能。
全站熱搜